|
2016-8-8 12:39 编辑 <br /><br />清末民初,火柴是一种高档的取火工具。因价格昂贵,凡携带使用者都引为荣耀,一些保护装饰火柴的器具应运而生。金、银、铜、铁、锡、铝、木、瓷、珐琅、景泰蓝等各种材料制成的火柴盒,洋洋大观,五花八门,尽显中国历代能工巧匠之风采,也记载了火柴发展史上的一段曾经辉煌的历史。
如铜质摩擦火柴盒
山西等北方地区制作一些精致美观的铜质摩擦火柴盒,白铜手工打造。盒面图案有花卉百鸟、吉祥动物、龙凤呈祥等,盒内放火柴。顶部有圆孔便于穿绳,随身佩带或悬挂在旱烟杆上。底部刻线条用于火柴摩擦燃烧。这些制作考究的铜质火柴盒大多请制作金银首饰的银楼工场加工,如兴隆和、天成等银楼,所以都盖上银楼标记(唛克),现已成为不可多得的取火文物了。
银质火柴盒,采用浮雕技法制作,工艺精细、立体感强。图案塑造了三位佛教人物,个个脸庞清晰、姿态优美,服装线条流畅,富有动感。方寸之间将人物刻画得如此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堪称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景泰蓝火柴盒
采用中国传统三大特种工艺品之一的景泰蓝制作,和烟具配套使用。盒面主体是一条彩龙,龙头银须绿首,龙身鳞片金黄,龙背朱红脊梁。彩龙飞步行走于蓝云之间。神态逼真、色彩鲜明,是景泰蓝艺术的登峰之作。其他作品有花卉、百鸟、动物等,尽显能工巧匠之风采。
木质火柴盒
应用材料更为广泛,有红木、杂木、银杏木、黄杨木等。雕刻技法有阴刻、阳刻和圆雕、浮雕、深浮雕。
有一款黄杨木火柴盒,选用上等黄杨木,整块雕空。一侧留空,可塞进一包纸盒火柴,便于磷面擦火。顶端中间雕有小圆柄,穿线可悬挂腰间或旱烟杆上。旁边有小孔,可倒出火柴梗。盒面上刻有唐代著名诗人杜牧一首《山行》七绝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28个字均匀分布在正、侧、背三面,采用篆体阴刻,字体秀丽端庄,刀法娴熟老到。该火柴盒因经常使用,木质黄中透红,包浆十足;古朴典雅。小小一盒火柴,方寸之间集雕刻、诗词和实用、艺术于一体,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魅力。
更稀罕的是火柴盒的多用性,一款黄杨木火柴盒套一边雕空;一边做成微凹,便于中医给病人把脉。老中医出门会诊,既可用火,又可行医,一举两得。
另一款火柴盒套正面刻有美丽花卉,底部刻有印章,蘸红印泥一按,“李天俊”三字清晰可见,金石韵味十足。出门携带一盒火柴,除可用火,又可签名盖章办事,真是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