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耀镜の恶魔城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goenitzchild

我觉得我很可能是年龄偏大的问题, 最近关心的全是这种新闻- -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4 18: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网属于言论不自由的地方
打着自由的招牌,实际上除了正面言论和骂人话以外,反对意见讲得再好都会被屏蔽。
唉,国内不管什么都被控制着,我们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了。
发表于 2010-9-14 20: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愈演愈烈的“财政陷阱”
编辑 ┊ 发送给好友 ┊ 权限 ┊ 删除
该转帖仅你自己可见 该转帖你的好友都能看见如果你理解了财政,才算把握了政府的本质。政府不是为了老百姓运作的,而是为了财政而运作。

让我们看最近的一个新闻:28城市试行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通俗点讲,我们缴纳的住房公积金由于有很大一部分暂时没有用到,都留存在了政府的手上。于是中央政府允许把这部分钱贷给地方,去建设保障房,算是“废物利用”。

下面,我把这件事和越来越恶化的地方财政之间的关系讲一讲,并理一下最近发生的政策之间的逻辑。



乍一看,这是个好事,可以支援保障房的建设。但如果理解了地方财政的恶化,就会明白,这样做是因为地方政府没钱了,或者说,由于财政恶化,需要四处找钱补窟窿,于是瞄准了公积金。保障房只是个幌子。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也。

地方政府财政恶化的状况已经非常严重,近十年来,地方政府首先借助于土地出让金获得了大笔的收入,这笔收入变成了公务员的工资、关系企业的利润,以及大笔的灰色收入。但最近的情况是:土地出让金不可能再玩长久了,因为房价不可能一直涨,房子不可能一直建,如果不建房子,就没有土地出让金收入。而且,土地出让金的弊病已经暴露太多,再玩下去要生民变。于是,地方政府需要开辟其他更加隐蔽的财源。

第二个财源就是08年兴起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就是说,地方政府联合银行发债或者发信托产品,从银行获得贷款,或者通过银行直接从老百姓手中圈钱。

08年这次的第二财源比起土地出让金更加可怕,各地政府生怕落后,纷纷抢着发债,向银行贷款,地方债务立即超过了它的年收入总额。也就是说,许多地方政府勒紧裤腰带一年甚至几年不吃不喝,还换不上债务。

地方政府的债务还拖累了银行,即便银行自己不承认,也要明白,它们必然面临着巨额的呆坏账。于是银监会坐不住了,一方面,要求银行要谨慎放贷,另一方面,开始清理地方债,第三方面,让银行向股市要钱,也就是增发股份增加资本金,最终用股民的钱来为地方政府的呆坏账买单。最近,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开始密集地增发股份,就是因为银行缺钱了,求助于股市。当然,股民也不吃亏,因为银行最终要把钱再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最近大家看到银行纷纷上调银行收费,就是银行为了赶快把钱收回来去补窟窿。由于中国的银行业是垄断的,基层消费者只能坐以待毙挨宰。这是地方债务对银行的影响,属于插话。

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过重已经成了执政者的心病。那么执政者又如何来解决问题呢?

如果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可以让地方政府破产,下次它就不敢乱花钱了。比如,美国加州政府去年就面临破产,于是被迫大幅度削减政府支出。

但在国内,一次地方政府破产可能引起一系列的政治问题,比如,庞大的公务员发不出工资怎么办?下岗工人可以失业,但市长的小舅子是金贵之躯,怎么也不能失业。还有那么多政府的大白宫等着修,建到一半总不能停。对于国内来说,地方政府破产等于政党的威信在这个地方的彻底丧失,很可能扩散到全国,成为政党倒台的契机。所以,地方政府是决不能破产的。于是,中央政府就要为地方政府寻找新的出路。

既然第一号财源(土地出让金)和第二号财源(地方债)都越来越难了,为了维持地方政府的运转,中央政府曾经考虑过物业税。如果大家还有印象,前一段时间物业税炒得很热,那就是地方政府在寻找新财源的尝试。记得当时有人忧心忡忡地告诉我:“现在这么热炒物业税,我担心上面通过调查,发现地方财政已经撑不住了。”

最终,物业税由于技术上缺乏执行手段,还在扯皮,在短期内还无法成为地方财政的下一个支柱。地方政府还在等米下锅。

央府的第二个手段就是制造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相当于把老百姓的钱偷走接济地方政府,老百姓发现自己存的三万元只能当三千元用,而地方政府的三十亿债务已经悄然减为三亿了。当然,这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掩盖,比如,从cpi上我们是看不出严重通胀的,统计数据总是很漂亮,但实际上,持家的人都知道最近物价的上涨和花费的增加。统计数据只是掩耳盗铃罢了。待我们明白的时候,回头一看,才发现物价比几年前已经高出这么多了。但大部分人可能连回头看都没有学会,早忘记了。数据方面的讨论,许小年最近写了一篇不错的文章,可以作为参考。

然而,通胀也是个慢活儿,并且只能有效减少债务,却不能直接给地方政府带来收入。

总之,现在就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时期,地方政府的财政陷阱扔在继续,但新的财源还没有找到,仍然依靠老财源。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各地方政府搞拆迁已经依赖黑AB社会了,但是央府仍然置若罔闻,不是不知,而是不敢知,因为稍微一个纠正的法令可能直接导致地方财政的垮台,那就不可收拾了。

我们曾经以为拆迁公司敢于打死人、敢于一下子叫上百人穿着统一的迷彩服进行强拆(这按法律定义是黑社会,头子可以枪毙),是因为有后台,当然,从小了说,的确是因为他们有后台。但从大了说,根源还是在于地方财政已经绑架了中央,让它黔驴技穷了,知道中央不会管。

现在,政府发现,在许多地方,住房公积金还是没有开发的一块处女地。实际上,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住房公积金早就被动用了,不要忘记陈A良B宇怎么进去的。但是在别的地方,住房公积金还有富余。

如果我们在前几年谈起保障房,地方政府连鸟也不鸟。那么为什么现在这个用公积金建保障房的政策竟然受到了地方政府的热捧?他们甚至为了增加住房公积金的总量,开始提高公积金缴纳额度、监督公积金的缴纳。难道他们良心大发现了?不是的,是因为公积金的钱很划算,只要能拿出来,就能够转做他用。这些年,地方政府在财务上已经成了一把把好手,挪用早已经不成问题,账面还会做得很漂亮。

至于如何还款?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如同击鼓传花一样,他们指望着到时候能够寻找到下一个资金池,把这个窟窿补上。而且,到时候自己已经调走了,就不用管了。没有人有长远打算,都在补窟窿,包括央府。

大概只有看到了赤裸裸的财政动机,才不会天真地看新闻只看表面,并去信赖政府那虚无缥缈的保证,那永远是不可靠,不可靠,更不可靠的。

====================

妹妹还不老,只是成熟了
发表于 2010-9-24 20: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事情還是不要太過于深究,想不通的=  =
发表于 2010-9-25 18: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GC别看上火新闻了,越看新闻越上火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主页

GMT+8, 2024-6-10 2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 CVCV.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